广东某市农村信用社考试真题——法律(3)
2012-02-21 17:22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aoyang.huatu.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41、42题各6分,第43、44题各5分,第45题4分,共26分)
1.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
2.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要件。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宪法是根本法,其它之外都是普通法,故BCD答案错误。
2.C【解析】法律整理是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ABD答案不符合题意。
3.C【解析】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的是制截与惩罚,故ABD答案错误。
4.D【解析】本题ABC答案是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5.B【解析】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监督权利体现在公民有权申诉投诉或者检举。故ACD答案错误。
6.C【解析】本题A答案违反民事法律,B答案违反道德义务,D答案违反国家安全法律。
7.D【解析】本题ABC答案要受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能免除。
8.C【解析】本题题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故ABD答案错误。
9.A【解析】本题题意明显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故BCD答案错误。
10.A【解析】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故BCD答案错误。
11.C【解析】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有11种,本题题意符合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故ABD答案错误。
12.A【解析】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故BCD答案错误。
13.B【解析】我国民法规定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有效,结合本题ACD答案错误。
14.B【解析】我国继承法规定ACD三种遗嘱必须有两人作见证人。
15.A【解析】根据专利法规定,BCD三种对象不授予专利权。
16.D【解析】过于自信的过失,强调可能有危害结果,轻信能够避免,但结果并未避免,故ABC答案错误。
17.B【解析】犯罪未逐是指已经着手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现犯罪目的。故ACD答案错误。
18.B【解析】拘役处罚强调短期且就近执行。故ACD答案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公民、法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团体及国家等。
2.CE【解析】本题ABD答案属于自然资源法的内容。
3.ABCD【解析】本题ABCD答案符合劳动义务,E答案是劳动权利。
4.BCE【解析】本题AD答案是行政处罚的种类。
三、简答题
1.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违法的构成条件有:
(1)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
(2)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
(4)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
2.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等四个要素。
返回:邵阳信用社考试网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领导人才网
(责任编辑:邵阳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