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笔试没日一练(2)
2011-12-22 11:10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aoyang.huatu.com/ 作者:邵阳华图 来源:未知
讲解: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这道题目考查了大家对于语境的把握和理解。整个文段通过对比原文可以推知正确答案,其中第一个空白处与“融合”相对应,因此应该是“渗透”一词;第二个空白处与“漠视”相对应,因此应该是“轻视”一词。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6.下列句子中,语意前后矛盾的一句是( )
A. 流动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B. 辩论双方你来我往,舌剑唇枪,台上一度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
C.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 只要看到一张张微笑的面庞,你就会觉得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正确答案:B
讲解:B项错误比较明显,前句“你来我往,舌剑唇枪”说明气氛热烈,后句却说“一度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前后矛盾。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正确答案:B
讲解:A句中“莘莘学子”的“莘莘’是众多的意思,此句用“一位”修饰,有矛盾。C句“趋之若鹜”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赶去,贬义,用于艺术爱好者争着去观摩齐白石画展也不妥。D句“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显然与人们守在家里相悖。B项“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符合句意,正确。
8、下面四个单句,与例句的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例: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A. 我告诉他一件事
B. 大家都知道他是新来的学生
C. 连长派通讯员送信
D. 老张想推开门进去把工具取出来
正确答案:C
讲解:例句是兼语句,“每个同学”既是第一动词“希望”的宾语,又是第二动词“成为”的主语。C项“通讯员”既是第一动词“派”的宾语,又是第二动词“送”的主语。两句结构完全相同。
9、请从给出的四句话中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社会治安情况的好坏,关系到经济能够顺利发展,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B. 社会治安情况的好坏,关系到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C. 治安情况的好坏,关系到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安居乐业,这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D. 治安情况的好坏,关系到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进行,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这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正确答案:C
讲解:本题考察的是两面对一面的问题。“治安情况的好坏”是两面,而选项A、B、D的“经济能够顺利发展,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进行,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都涉及到一面,只有C项“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安居乐业”是两面。故本题答案为C。
10、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
A. 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
B. 我们计划请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来我校作报告
C. 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
D. 学生的成绩好坏并不能反映其素质的高低
正确答案:D
讲解:本题主要考查因停顿的不同而造成的歧义。A项“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与“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停顿的不同,造成两种意思;B项“著名”是用来修饰“学者”还是“教育家”还是两者兼有,不明确;C项“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与“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可有两种理解。只有D项是没有歧义的。故选D。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领导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