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笔试每日一练(2)
2011-11-04 15:01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aoyang.huatu.com/ 作者:邵阳华图 来源:未知
【解析】B 选项A,题干中只说上海孩子的零花钱比北京和广州孩子的都低,但并没有说明北京和广州之间的高低,所以不能选;选项C也是同样的道理:题干中指出上海家庭的其他方面教育支出低于北京和广州,但北京和广州之间的高低也没明确表示;同样的道理D不能选;题干中说子女的总体费用方面,上海最低,自然也就低于广州,因此要选B。
6.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C[华图解析]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两人继续执行汉高祖时期的宽松政策,使国家经济继续发展,国家实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间开创的,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
7.“西部大开发”是()。
A. 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 “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 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 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
A[华图解析] 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面对东西部差距扩大的趋势,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即先使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发展起来,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也就是达到小康时,又要求东部地区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西部的发展。面对90年代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央采取了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并于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不仅是为了解决东西部出现的矛盾,而且对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社会稳定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8.某人拟进行一项投资,投资额为1000元,该项投资每半年可以给投资者带来20元的收益,则该项投资的年实际收益率高出年名义收益率()。
A. 0% B. 0.04% C. 2% D. 1%
B[华图解析]依题意可知半年的收益率=20/1000=2%,所以年名义收益率=2%×2=4%,年实际收益率=(1+2%)2-1=4.04%,年实际收益率-年名义收益率=0.04%。
9.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是()。
A. 淞沪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平型关大捷 D. 台儿庄战役
D[华图解析]淞沪战役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百团大战摧毁了日军的交通命脉;平型关大捷显示了人民军队的巨大力量;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在军事上,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政治上,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显示了全民族举国一致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
10、商品经济是()。
A.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C.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D. 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C[华图解析]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是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是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式。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领导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