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739-2293111 邵阳分校

  6.劳动争议:指在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

  A.职工甲因工伤未能获得保险赔偿而与工厂争执

  B.甲企业与乙企业之间因借调某一职工而产生矛盾

  C.职工甲因工作调动而与当地的劳动部门发生争执

  D.某厂职工甲与职工乙因工作意见不一而产生矛盾

  【解析】A  本题的关键在于定义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一词的理解,劳动者即职工,劳动力使用者即企业。只有选项A中争执的双方符合这个定义,而其余选项中争执的双方都不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

  7.反诉:是指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被告针对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反诉的是(  )。

  A.老师起诉学生借钱不还,学生起诉老师剽窃

  B.原告起诉离婚,被告请求法院确认婚姻关系本来就是无效

  C.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按买卖合同交货,被告起诉供货商未能按时交货

  D.原告起诉被告居住的房屋所有权是他的,被告请求法院让原告偿还欠款

  【解析】B  本题的关键词是“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只有B项符合,而其他选项中被告提起的独立诉讼请求与原诉都没有联系,所以不符合定义。

  8.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争议的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解决的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诉讼标的的是(  )。

  A.原、被告之间发生纠纷的1 000元的借款

  B.原、被告之间发生的名誉受到诽谤的伤害

  C.原、被告之间发生的起诉与被起诉的关系

  D.原、被告之间发生的抢劫与被抢劫的施、受害关系

  【解析】B  本题的关键词是“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A项中“1 000元的借款”是诉讼标的物;C项中并非某一确指的民事法律关系;D项则属于刑事法律关系。只有B符合,而其他选项中的争议已经超出了“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的范畴。

  9.赠与合同: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另一方当事人的合同。给予财产的一方当事人为赠与人,受领财产的一方为受赠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可能形成赠与合同的是(  )。

  A.甲出国留学期间将自己的住所免费提供朋友乙使用

  B.甲将自己经营的养鸡场送给答应给自己养老的女婿

  C.甲邀请乙来经营自己的公司并给对方80%的股份

  D.某电脑商在校庆之际送给母校15台新款电脑

  【解析】D  本题的关键词在于“无偿给予”, 选项A和C中甲并没有将自己的财产“给予”乙,而B项中甲给予乙财产则是有偿的,要求“给自己养老”,因此只有D项符合定义。

  10.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形成专门消费基金,对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时进行社会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

  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的是(  )。

  A.工伤保险

  B.退伍军人安置费

  C.国家向洪水灾区人民发放生活救济

  D.旅客人身伤害保险

  【解析】A  选项B不符合定义中“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时进行社会帮助”的条件,C和D项则不符合“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形成专门消费基金”的要求。A项国家有专门的《工伤保险条例》要求企业为本单位职工缴纳这一费用。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领导人才网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