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739-2293111 邵阳分校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性组成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可再生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可再生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 组成 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 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 鱼、虾、贝、藻等

  附:几个与海洋有关的词汇,希望对大家有用!

  大陆架

  在地理学的海底地貌结构中,大陆架是指陆地和海洋自然延伸的低潮线起到海底地表坡度突然变陡处。宽度从极狭窄甚至缺失到千余千米不等,平均坡度约0.1°,其水深变化在20—550米之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规定的大陆架包括陆架、陆坡和陆基的海床和底土的海底区域。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边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特殊情况,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连接2500米深度各点的2500米等深线100海里。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其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海床下不能移动或其驱体须与海床或底土保

  在地理学的海底地貌结构中,大陆架是指陆地和海洋自然延伸的低潮线起到海底地表坡度突然变陡处。宽度从极狭窄甚至缺失到千余千米不等,平均坡度约0.1°,其水深变化在20—550米之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规定的大陆架包括陆架、陆坡和陆基的海床和底土的海底区域。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边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特殊情况,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连接2500米深度各点的2500米等深线100海里。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其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海床下不能移动或其驱体须与海床或底土保持接触才能移动的生物。

  公海

  沿海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或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所有海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规定,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各国均可平等地享有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建造国际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科学研究自由。各国在行使公海自由权时,应遵守海洋法和其他国际法规则,应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得对公海的水体、海床、底土及其上空的任何部分施行法权或军事有效占领。船舶在公海航行时,须悬挂国家国旗,遵守国际法和服从船旗国的管辖。军舰和专用于政府的非商业性用途的船舶,在公海享有不受船旗国以外国家管辖的完全豁免权。公海法律制度具有调整国家间航海、商业和渔业活动及开发与利用公海资源的作用。

  领海基线

  简称“基线”。沿海国划定领海宽度起算的一条线。一般有两种:1、正常基线,又称“低潮基线”,是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低潮线,即海水的最低落潮线;在海岸线极为曲折的地方,或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划定得采用直基线法。2、直基线,即在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选定某些点作为基点,再将相邻各基点用直线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线;在因有三角洲和其它自然条件以致海岸线非常不稳定之处,可沿低潮线向海最远处选择各适当点,而且,尽管以后低潮线发生后退现象该直线基线在沿海国改变以前仍然有效。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至一定宽度的海域就是领海。一国不得采用直线基线以致使另一国的领海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隔断。

  海洋污染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污染和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有:

  一是污染源广。各种污染物通过江河径流入海,或通过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过程,最终都将汇入海洋。二是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它们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三是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出现的污染,往往会扩散到周边海域,甚至扩大到邻近大洋,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四是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的积累过程,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很大,造成的危害会波及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清除干净。

  海洋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一是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对正常生活生长的鱼虾贝类有害。二是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污染严重的海域使得生物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展开了非正常状态下的生存竞争,结果是耐污染的一些生物可能保留了下来,并得到发展,而一些适应不了污染环境的优生生物反而遭到淘汰,甚至死亡。三是遭受严重环境污染的生物大量死亡后,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人体中毒。四是环境污染破坏滨海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滨海景色失去昔日的风采。

  石油与海洋污染:

  世界上的石油运输大多经过海上,每年约有十亿吨以上。科学家估计,每年约有(1‰)近一百万吨石油流入或漏到海里。污染大洋的首先是油轮,它用海水冲洗油舱,大量油污水进入海水;其次是客货轮,它们进港前也从燃料油罐倒出压舱水。这些含油废水可造成近海生物区的严重污染,灭绝水体生物。

  海洋灾害

  在人类所面临的诸多自然灾害中,那些源于海洋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五种。它们主要威胁海上及海岸带,有些还危及自岸向陆广大纵深地区的城乡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风暴潮是一种重力长波,周期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的海洋潮汐之间,振幅(即风暴潮的潮高)一般数米,最大可达二三千米。它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灾害,它与相伴的狂风巨浪可酿成更大灾害。通常把

  风暴潮分为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如中国北方海区)和热带风暴(台风)引起的热带暴潮(如中国东南沿海)两类。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领导人才网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