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739-2293111 邵阳分校

 

  1、一定的历史观是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体系的集中体现。历史是发展的、前进的,历史人物、事件终究会依其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地位,而打上是非、美丑、善恶的烙印。 ________ 。把本来十分清楚的历史评价错误地颠倒过来,就会搞乱社会公众的道德评价体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评价是主观的,但决不能说和客观没有一点关系

  B.这种评价是历史的,但决不能说和现实没有一点关系

  C.这种评价是现实的,但决不能说和历史没有一点关系

  D.这种评价是客观的,但决不能说和主观没有一点关系

  【解析】B。分析文段可知,划横线部分的句子是文段的过渡句,在文段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划线部分前的句子主要谈论的是用历史观来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故可推知这种评价必然带有历史性。启下:“搞乱社会公众的道德评价体系”阐述的是这种评价与现实社会中公众的道德评价体系的关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我国出口遭遇寒冬。

  B.现在的天文学,不是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还要研究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宇宙的演化。

  C.当下,大量新型社区的出现,同时改变了国人原有的居住方式,也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D.正午时分,经过几个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登上了山的最高峰,不禁延口残喘。

  【解析】B。A项介词误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可去掉“当”字;C项语序不当,可将“同时”放到“也”的前面;D项成语使用不当,“延口残喘”是指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努力挣扎着活下去。可将“延口残喘”改为“气喘吁吁”。

  3、日本一直致力于把“公务员”向“事务公务员”转型,避免官僚权力化。新政府上台后,宣称要打破明治时代以来100多年的“官僚政治”,实行由“政治家主导”的政治,日本的“官僚”指的是政府公务员,特别是那些对政策制定能够发挥重大影响的高级公务员,而“政治家”主要指直接由国民选出的议员。此举最直接的结果是,让公务员的吸引力大大减弱,成为正常职业的一种,因此不少人主动退出这一考试,同时,真正有志于政治事务的人士面临的录取比例自然明显提升。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日本公务员制度的演变

  B. 论日本公务员考试之变迁

  C. 日本为何出现“公考冷”

  D. 日本的公务员制度

  【解析】C。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段落结构的正确把握。文中的段落是因果式的描述,作者一开始论述了日本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演变,接着讲述了由此导致的报考冷门现象。A、B、D三个选项在文中均有涉及,但并不全面,C选项概括最为准确。所以选择C选项。

  4、按发达国家的理念,政府如果花不了那么多钱就不该收那么多税,百姓把钱交给政府是为了让政府把钱花到为百姓服务上。然而我国各级政府竟然存下了大笔存款,成了食利者。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政府存款”项目下的资金额从1999年的1785亿元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16963.84亿元,猛增了9.5倍!20年来在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的同时,政府储蓄率却在节节攀升,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95%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

  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

  A. 我国政府财富累积量猛增,与发达国家情况不符

  B. 我国政府存款数额猛增,但未用于为百姓服务上

  C. 我国政府存款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D. 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越来越小

  【解析】D。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首先,要明确段落所论述的对象。题干中以政府存款为切入点,后文中接着论述如果加上预算外收入、土地出让收入等,因此,概括而言,此段落谈及的是政府财富累积。此外,段落除了描述政府财富累积的绝对数量,后文中重点阐述的是其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在政府财务累积比重上升的同时,个人收入比例却在萎缩。所以选择D选项。

  5、建座新城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少则几十亿,多则几百上千亿,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缺乏特色资源,缺乏优势产业,缺乏上规模企业,甚至是“穷山恶水”之地,也要建个新城,自然难上加难,无论是地方财政投入,还是银行贷款,或是招商引资,怎么也难筹措到巨额资金,很可能就成了一个“烂尾新城”,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使捉襟见肘的经济雪上加霜。最近曝光的财力只有3000多万元的内蒙古清水河县,却计划斥资60多亿元建新城,历时10年的结果是留下了一堆“烂尾楼”,实在应该引起地方政府的深思和警惕。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贫困县即使建成了新城,也难免是一座没有人气的空城。

  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

  A. 脱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建立的新城必然会导致诸多的问题

  B. 建立新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C. 建立新城不应该脱离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应该引以为戒

  D. 建立新城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生水平,量力而行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领导人才网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