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安徽公务员行测真题(13)
2011-09-08 16:36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aoyang.huatu.com/ 作者:邵阳华图 来源:未知
二、阅读理解
26. C[解析] 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没有没出息的工作”可以看出来文中父亲对工作的态度是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一种职业平等的价值观。
27. B[解析] 本题属于长句理解题。根据句意,《梦溪笔谈》虽然“代表了宋代地理观察的最高水平”,但它却“不算一部地理著作”,因为“宋代地理观察的结果更集中地表现在游记中”。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梦溪笔谈》不是游记。所以选择B选项。
28. A[解析] 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文段分析了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的原因,对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这种现象没有表示是否赞成,而是用“顺理成章”表示了对此现象的理解和接受,因此答案选A。
29. A[解析] 综合文段信息可知,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两者之间是一个互为因果、反复加剧循环的过程。需求不足是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之一,A项说法过于绝对、片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0. B[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全球经济下滑尚未触底”一句的理解。“尚未触底”意为没有触及底线,在文中理解为全球经济下滑还没有触及底线,还有下滑的空间,即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选项B和表达的文意相符。
31. D[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比较AB项,年龄体重相同,只须比较男性还是女性体内水比例的高低,由文意得知,女性体内水的比例低于男性,即A低于B;同样比较BC项,由文意知老男人体内水分占得比例较高,即B低于C;比较CD项,由文意知肥胖者体内水分占的比例较高,可知C低于D。故可推出D项是四人中体内水分比例最高的。
32. D[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基辛格是中美关系恢复的“先导”,也即是为中美关系的恢复做出了前期的贡献,奠定了基础, D项正确。从题干无法判断A项是否正确,B项“决定性”作用和“先导”的含义不符,C项属于无关选项,所以选D。
33.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B项出自江泽民的为《长白山诗词选》所作七绝二首,诗词中的“寒江”“雪柳”“满目春”可以看出是经历了冬天迎来了春天,关键在于最后一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可以看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项是清代郑板桥的诗,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画竹、写竹。前两句是说绘画写作,要精进用心才能成功。后两句蕴含了一个更深的道理即写诗作画,其实都是和做人一样,到了能够删繁就简的时候,才算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及艺术追求的三个阶段:生、熟、生。 C项出自苏东坡的《琴诗》,诗句体现了事物间的相互关联、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的哲理。D项诗句出自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讲述的是小松变大松、由小刺头变成凌云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4. A[解析] 从温总理的话入手,“你是人大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即“你”是人大代表,而“我”是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就是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所做的工作就是政府工作,所以这里“你”代表的就是人大,“我”代表的就是政府工作,从温总理的话可以看出政府与人大的关系就是A项所言“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故本题选A。
35. B[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从“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可知A项错误;C项文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本身表述有误;由文意知,革命前,我是做奴隶;革命后,我还是做奴隶,可知国民革命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B项正确。
36. C[解析] A项错误在于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小国家的原因,但文中并没有说是“主要原因”;BD项错误在于,文中没有体现汉字的艺术性;从“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分裂成像意大利……”可以得知,字母文字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统一的文字却可以对其起到促进作用。本题选C。
37. A[解析]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为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结合文段的意思,可知A项正确。
38. D[解析] 文段中从四个方面讲了反式脂肪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及其原理,没有讲到如何正确区分好坏脂肪,因此B项错误,A、C项不是文段表达的主要内容,不选。因此本题答案为D。
39. B[解析] 题目要求对题干文字进行概括,类似于给一段新闻内容要求写出新闻标题,文段中的内容都是围绕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预报小行星撞击地球展开的,故B项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40. D[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从文段第一句可知一种叫MAOA的基因的2R变异类型的人倾向于发生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从文段第二、三、四句可知当遭遇各种社会压力时,含有MAOA的基因的2R变异基因的人,会出现不良行为。综上可知,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既有社会背景的压力又有基因的原因。D项表述正确。A项表述错误,只有在含有MAOA的基因的2R变异基因的人遭遇家庭、社交等等压力时,才会导致反社会行为;B项错误,从文段可知,该团队只是对男孩做的研究,并未提到是否对女孩做研究,或是对女孩做研究后其是否含有MAOA的基因的2R变异基因;C项错误,含有MAOA的基因的2R变异基因的人通过经常和家人共同进餐,可以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1. C[解析] 关键信息在于转折句“可在实际相处中”。其前面讲的是上海女性在选择伴侣这件事上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男强女弱”的观点,转折词后面说在实际相处中,她们又绝对不认同传统的“男强女弱”模式,这样就造成了上海女性自身的矛盾,这也是找不到合适伴侣的原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2. D[解析] 本题比较新颖,表面看起来是为“通报”下定义,实为主旨概括题。分别概括每句的关键词,①句为“法定公文”,②句为“机关和系统内部使用”,③句关联词“从而”后面是该句的重点,即“教导、教育、警戒下级组织和个人……推动工作健康开展”,④句中是对通报的分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3. D[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通过“可是”这一转折词可知段落强调的重点在后面的“人面”,排除BC项。文中感慨人面虽然比面具好而且活动,带着生气,却总试图隐藏内心表情,不如面具来得真实。A项概括不够全面,本题正确答案应选D。
44. B[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因为面具“无论你怎样褒奖,怎样弃嫌,它们一点儿也不改变”,具有真实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学做面具”;虽然真实,但面具毕竟是假的,它遮住了人面,遮住了人得内心真实表情,所以我们“不要戴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5. C[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根据文段意思,可知面具虽然是假的,却是真实的,而人面却常常掩饰内心真实表情,是虚假的。文中将人面与面具做对比,并不是在强调谁比谁在真假方面更甚,可知AB项判断错误;CD项比较容易做出判断,人面比面具更善于表演正是文段所要强调的内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6. D[解析] 本题属于标题结语题。通过文章最后一段第一句“然而,棕色云团……复杂得多”可知,本文中心内容为棕色云团是一种复杂的气候现象,选项D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
47. D[解析] 文章第三自然段可知,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是棕色云团中的PM25。
48. A[解析] BCD项都是棕色云团带来的危害,A项属于其对气候有利的一方面,不属于危害。
49. B[解析] 文章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说如果棕色云团一夜之间消失,全球气温可能迅速上升多达2度,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地球还能容忍的最大升温幅度,故A项表述错误;文中说的是棕色云团对整个气候系统带来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说危害具有复杂性表述片面,C项错误;D项内容文中无法推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50. A[解析] 文中介绍了棕色云团的复杂性,但并未提及利用其复杂性,从认识到到利用还是需要有很长的过程的,故B项说法错误;C项属于话题偷换;由 “而已有的研究表明,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于PM10。”可知,因此D项属于概念偷换。由“在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还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于PM10”这些内容可知,A项说法正确。本题选A。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领导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