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739-2293111 邵阳分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的基本依据。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四条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五条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条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七条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简练、清楚、严密、准确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八条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包括:

  一、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2)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真理与价值主体认识能力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7)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政治经济学

  (1)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2)商品与货币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3)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4)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5)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6)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领导人才网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湖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