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模型之对立观点的建立 虽然近年来的行测考试大纲无明显变化,但命题中的呈现出的命题新趋势,依旧需要各位同学去留意。今天为大家总结一种近年来论证中常出现的命题结构与相关思路。 在论证中,我们经常遇到论点中是“A导致B”的因果模型,除了常见的有A有B、无A无B的加强以及因果倒置、另有他因的削弱以外,还经常出现一种以互相对立的观点出现的因果模型,此类文段结构一般会在文段开头给出一方观点,可以简单描述为A是B的原因。而接着会给出反对者的观点则证明C是B的原因。所以,在文段里,会呈现出两种观点,而z提问方式则多为削弱反对者观点,虽然在题干中两者观点并无直接的交集,但是正确选项的设置一般是将反对者的观点和正面的观点建立因果关系,最终呈现为A是B的根本原因,进而去削弱反对者的观点。如下: 【例1】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体缺水是导致感冒的原因,反对者则认为,并非是缺水,受凉才是导致感冒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A.人体缺水之后,更容易受凉 B.感冒往往伴随着发烧,而发烧通常会导致缺水、怕冷 C.即使没有受凉,人体缺水之后也会出现很多类似感冒的症状 D.受凉之后,更容易导致人体缺水,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感冒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受凉才是导致感冒的根本原因。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人体缺水之后,更易受凉,受凉导致感冒。说明人体缺水是导致感冒的根本原因,削弱了反对者的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感冒通常伴随发烧,而发烧会导致缺水、怕冷,并没有说明受凉与感冒之间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即使没有受凉,人体缺水之后也会出现很多类似感冒的症状,并没有说明受凉是导致感冒的根本原因,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指出受凉之后,导致人体缺水,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感冒,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例2】有研究人员表明,人类脱发是由于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当人体无法吸收到均衡的营养,毛囊就会萎缩,从而导致脱发。但是,有反对者认为,脱发是由于毛囊受损导致的,当毛囊受损后,处于“假性死亡”状态,毛囊退化并萎缩,导致毛发停止生长,逐渐枯萎脱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A.长期营养不足的人往往头发枯萎,易脱发 B.使用洗发水也会对毛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C.毛囊受损是由营养不均衡导致的 D.毛囊受损使其不能从头皮中吸收营养,从而导致脱发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脱发是由于毛囊受损导致的,当毛囊受损后,处于“假性死亡”状态,毛囊退化并萎缩,导致毛发停止生长,逐渐枯萎脱落。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长期营养不足的人”易脱发,但无法确定营养不足是否会导致毛囊受损,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洗发水会损害毛囊,但该项并未提及毛囊受损是否会导致脱发的问题,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直接指出毛囊受损的原因是营养不均衡,说明反对者的观点并不能对研究人员的观点构成反驳,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毛囊受损会导致脱发的具体原理,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以上两题均是通过树立研究者观点是反对者观点的根本原因,从而去削弱反对者观点,起到了说明反对者的观点无效的一种效果,这种题目通常还会设置一些干扰选项,但是都是围绕着话题进行了偏离。当然如果想要削弱支持者也就是第一种观点,同样只需要找到能够描述B是A的根源的选项即可,此类题目非常有特点,只要把握住谁是根源谁是原因,便能削弱另一方观点,快速确定答案。 |